最近有師姐問我對於不孕症的看法?我的觀點如下:

    老祖宗傳統認為不能生小孩八成是女人的問題,但是在現代人的觀點男人也要負責,所以男女的責任是各半的。

鄭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 呼 吸


鄭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本人多次幫人調整體質的體會,肥胖大概區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類型:

鄭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簡介

作者序

鄭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十十一

民國48年出生

鄭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觀者,看也,在本書中乃是指用內視法去觀照自己,何謂內視法,是將心靈集中自己體內以體會體內氣息的流動,但不加妄念,也就是不用意去導引,只是旁觀者而己。

  觀照就是加了一些意念,例如觀照自己的肝臟,此時即會用心去看自己肝,不自覺的就用了一些意念。

鄭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筆者因練習調息多年,對氣感方面略有心得,卻不知自己程度到那裡?只感覺還是不夠,本來還不敢出來教人,只求繼續精進,到自認可以了,再開始教人。

  近幾年與幾位打太極拳的師兄、師姐談到有關調氣方面的事,發現大多數人所謂調息即認為是靜坐,有師姐曾到禪院或精舍學習禪七、打坐,師父要求盤坐、腰桿挺直、收下顎、收小腹、不要妄想。本人也曾涉獵多種靜坐書籍,內容多為講解靜坐分為雙盤、單盤、正襟危坐等各式坐姿;雙手持仰、舌頂上顎、腰挺直、收下顎,詳細一些的再要求虛凝頂勁、含胸拔背等,其實就筆者觀點,這些要求都是身體外在的要求,對於身體內部如何做,卻語焉不詳,使得練習靜坐,調息的師兄、師姐們在練習一段時日後,有因身體不適、酸痛難忍、雜念太多,無法靜下來,或沒有感覺,或沒有時間,而放棄修練,實在非常可惜。

鄭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人在媽媽的肚子裡呼吸是是靠胎息,自嬰兒時期,呼吸是用腹部呼吸,各位師兄、姐不妨觀察小嬰兒的呼吸,是否肚子一漲一收即可證明,到了成年時變成肺部呼吸,到了老年期呼吸日漸急促,變成喉嚨呼吸,最後越來越淺而停止呼吸。老子曰:「能如嬰兒乎」,乃是希望能回復嬰兒的呼吸方式及嬰兒的柔軟身體,在此我們先學習如何腹部呼吸,慢慢回歸嬰幼兒時期,再返回到胎息。

  我們在學習唱歌,喊口令時,老師教我們要腹部發音,這樣的聲音才可嘹亮、迴蕩、振撼人心。很多老師上課多年後,得到聲帶炎、喉嚨沙啞,非常難過,可是腹部發音要如何做?卻沒有人告訴你,只有自己摸索,其實練會腹部呼吸,自然就會腹部發音,減輕喉嚨的負擔。

鄭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有位師姐講說:「密宗為什麼不將修息方法公諸於世?而需法不傳六耳,法不傳三口?」。其實筆者雖未接觸過密宗,但頗能體會個中緣由,筆者認為理由有三:

一、    修行程度不一:有些弟子雖然是同時入門,但是因為領悟力不同,修行努力不一,以前成長環境有差別,各人個性不同,造成修行境界、程度有落差,這 時 老師為避免影響他人,只有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個人,教以不同修行方法,譬如個性保守內向的人和個性急躁莽撞的人所教的修行方法就會不同,並且禁止互相討論,以免互相影響,反而擔誤修行。

鄭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筆者自民國九十二年起正式開始學習太極拳。以前雖有涉獵,但因時間關係,常常一曝十寒,約九十二年稍為得空,才正式開始學習,至今雖近五年,拳齡較短,但因配合內修,進步比一般師兄、師姐為快,在此將自己體會公開,以供大眾參考。

  學習太極拳,必先瞭解太極拳經及太極拳論二種,茲將其節錄下來:

鄭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