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練習成功皮膚呼吸後,習者有時會有全身皆空的感覺,這種感覺只是身體放空而己,想要更進一步就必須要做到心靈放鬆、放空,才能達到內、外皆 空的 博士級位階。為什麼說皮膚呼吸只是身體空而不是真的“空”呢?請習者回想在靜坐練習皮膚呼吸時,是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去體會“氣息”的存在?雖然身體已經空了,可是我執還在,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

  筆者認為要做到心靈放鬆,放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    氣度要放大,勿因小事而耽誤了修息:在春秋戰國時代,名家惠施擔任魏國的宰相時,聽到謠言說魏王想請莊子擔任宰相取代惠子的位置感到很恐慌。就派人去找莊子,找了三天三夜都找不到,莊子知道這個消息後,就自己跑到惠子的宰相府去拜會惠子,他一見到惠子就說:「南方有一種鳥,名叫鵷鶵,你知道嗎?鵷鶵從南海出發,飛往北海。在途中,除非遇上梧桐樹,牠不休息,除非練實,牠不吃別的食物,得不到甘泉,他也不喝水。有一隻猫頭鷹得到一隻腐爛的老鼠,當鵷鶵飛過他身旁時,他恐怕鵷鶵要搶奪牠的老鼠,所以仰起頭來對鵷鶵發出忿怒的聲音嚇牠。現在你也要因你的「梁國」而來嚇我嗎?」我們要學習莊子的氣度,不要因一些小事而亂了修息的大事。

二、    多體會有關修息的事,提高自己文言文的素養:想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關修道之書甚多,如老子道德經、清靜經、莊子、翻譯印度的波若波羅密多心經以及歷代各高僧、隱士所體會修道而書寫的書籍等,可惜多以文言文書寫,身為現代人的我們,如果文言文的造詣不夠,只能閱讀其他人所翻譯這些書籍的文章了。道本來就已很難描述,先聖先賢們把他們的體會寫出來,已經感覺無法完全寫出,何況翻譯的人從這些未完全講出“道”來的書再翻譯出來,其中是否更失真?在此有一故事:有一位瞎子沒有看過太陽,一直想要瞭解,有一天問他的朋友:「太陽是什麼東西?」他的朋友就用形容詞說:「太陽如像銅鑼一樣圓圓的,又好像蠟蠋一樣會發光發熱。」瞎子聽了就記在心裏:「太陽就像銅鑼和蠟燭一樣。」可是這位瞎子真能體會太陽是什麼東西呢?如果他再轉述給其他瞎子,告訴他們太陽是什麼東西,是否會更失真呢?所以自己要充實自己文言文的素養,直接去體會先哲們的體會才能最貼近事實真相。感嘆我國最近教育對文言文越來越不重視,學生國學程度越來越差,以後先聖先賢的話無法融會貫通,對於修道也就會更吃力。

三、    轉換觀念,體會無我的境界:有一次,莊子在睡覺的時侯,夢見自己變成蝴蝶翩翩飛舞,好不逍遙自在,醒來後,不知道自己是蝴蝶在做當人的夢,還是自己是人在做蝴蝶的夢-這是很有名的莊生夢蝶的故事,因為莊子已經把“我執”給去掉了,不會拘泥於自己是人的格局內,像我們一般人就馬上定位自己是人,剛剛做了一個變成蝴蝶的夢,可是細想一下,現在的你是否只是有如古人做的黃樑一夢呢?再舉一例:有一次,莊子和惠施來到濠水一帶散步,頂著落日餘暉、清涼的風拂面而來,一路上綠波遍野,教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走在橋上,低頭看見許多的魚在水中游來游去。莊子說:「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意思指魚在水中游來游去非常快樂,惠施反問:「你又不是魚,你怎知道魚很快樂?」莊子回答:「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很快樂?」惠施再說:「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同樣的,你不是魚,所以你不知道魚是否快樂。」這個故事也很家喻戶曉,有人認為莊子勝,有人認為惠子有理,在筆者認為,如果放下我執,既已能體會當蝴蝶翩翩起舞的樂趣,又為何不能融入魚中享受魚的快樂呢?何況每個人思想感受,能力不一,你不能感受到的,別人不一定也不能感受到,過於主觀反而造成偏見。

由以上例子告訴我們,不要太偏於自我,當記著:出生之前,我是誰?出生之後,誰是我,以民間傳說,人生生死死,輪迴不已,這一世是否又像演戲一樣,戲散場後又趕著下一場?不妨跳脫出來,以觀眾或第三者的關係來面對,可體會到更多東西。

四、    在胎息時可放空自己,體會自己的胎息與大自然的律動相互配合的感動:胎息的感覺,筆者只能偶一得之,對胎息配合大自然律動更是只體會一、二次而己,個中奧妙,實難言語形容。

在自我身心靈皆放空時,有時會感應自己似有分身在宇宙中修行一樣,此時人分二我,一在空中,一在位上,漸漸位上之我漸淡,僅剩虛空中之我,但謹記勿執著於虛空之我必須是“人”的造形,如此又我執過重,可能是靈光一點,也可以是虛空中包含萬物的虛空,也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空氣」一團,不一而足。此境界並非天天能得,可能因睡眠不足、妄念太多、過於興奮、哀傷等各外在及內在影響而不可得,但勿灰心,多加練習,心平氣和,其感應會慢慢增加,共勉之!

  走筆至此,全書可謂告一段落。靜坐、調息不過呼吸二字而己,有緣者參考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