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人體觀點而言,腎臟位於腹腔的後上方,左右各一,形狀好像蠶豆,大小約比自己拳頭小一點。就西醫理論而言,腎臟是製造尿液的器官,將人體內多餘的水分及體內的毒素混成尿液再排出體外,保持體內體液的平衡。

  就中醫理論而言: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都與腎臟有關,又認為腎主水、主骨,喜溫潤掌管著骨髓、脊髓的生長,又因腦為髓之海,所以腎又掌握著腦部的補氣工作。先天的腎氣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日漸衰弱,除了自然老化外,如生病、縱慾過度、熬夜、過於疲勞,藥物毒害撞傷、刀傷等各種困素也能造成腎器受損。

  就筆者認為,腎臟並不僅只有那二顆“蠶豆”而己,應包括命門、膀胱等生殖及泌尿系統︱即下丹田後方的一大片區域。如果腎氣不足或衰弱,向下則造成腰部酸痛,尤其剛睡醒時感覺最甚,嚴重者甚至會爬不起床來,再往下則造成膝蓋酸痛無力,走路時感覺全身很重,腿舉不起來,膝蓋又痛又酸又無力,嚴重者連拄拐杖走路也覺痛苦,只得時常坐在輪椅上,照X光一切正常,自己偏又難過異常,比皆因腎氣不足影響。向上則感肩膀酸痛,手提重物時即感手部酸痛無力,但為家人,只得硬撐,其實非常難過。

  筆者曾在高雄比賽太極時,有一位師兄膝蓋疼痛半年,“單鞭下勢”無法下落,看了中西醫,花費數萬元,西醫說是退化性關節炎,無法根治,只能緩解,開予藥方就是止痛、消炎、神經鬆弛劑,初時有點成效,但仍無法下落,且膝蓋疼痛仍在,中醫則貼膏藥、針炙、電療、推拿都試過,效果仍差,比賽時巧遇筆者,經筆者以氣療之,因氣淤跨骨外側,當即為其疏通,當天即可順利下落,且膝蓋無緊澀之感,這就是腎氣不足,氣淤大腿的例證。(當然這位師兄可能因練拳後坐姿不正確,造成落跨不實、氣脈凹折,致腎氣無法通過,可是如果腎氣強盛,則可自然通過,就不會造成膝蓋酸痛)所以練習腎臟呼吸可使氣息進入腎器,強化腎器機能,為一種實用的呼吸方法。

  腎臟呼吸的方法如下

  靜坐時先行大週天循環數次氣入丹田後,初期以意觀想腎臟部位︱即丹田後方腎臟至膀胱的區域部位,吸氣時腎器膨脹,呼氣時以意念使氣息進入腎臟,如此反覆練習,經過一段時間後,再用觀照方式,隨著呼吸使氣息自然進入腎臟,務求達到自然順暢,全身放鬆,才真是達到要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