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就像一個唧筒,推動血液循環,心臟位於橫隔膜左上方,胸腔前方,由肋骨保護著,大小約如一個拳頭大。它是由一些重要血管支撐並固定著心臟,包括將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大動脈;將全身血液送回心臟的上下兩條靜脈;從心臟輸送血液到肺部的肺動脈,及由肺部回流到心臟的肺靜脈。

  就中醫而言:心主神志、主血、屬火,心氣充實才能化生血氣

  就筆者體認而言:心臟問題除先心臟病及受病毒感染外,多由飲食未節制所引起,而小腸的功能就是接受胃部傳達下來的飲食,經消化、吸收後,營養成份輸入血液,供應全身;如果飲食未節制,使小腸吸收過多養分及運送各地儲存變成脂肪,或血液過於濃稠,使心臟負荷增加,不得不加強心臟壓縮力量,以使血液能順利流通全身,當然造成血壓偏高,長期下來,就要成高血壓,如果小腸吸收能力不好,使養分無法吸收,致使血液中養分稀少,血濃度降低,心臟自然降低壓縮力道,長期以往,血壓自然偏低,又如小腸吸收過多養分,送至個體內,體內細胞無法完全消耗,乃囤積變成脂肪,也使身體負荷增加,所以古人把心與小腸互為表裏。

  還有一種血壓增高的原因在於脊椎上方頸椎部位突出,突出原因可能因睡眠時枕頭太高,也有可能為休閒或工作時須長期低頭所致,造成氣淤在頸椎而慢慢隆起成一個小包,此包影響氣血向上,運送養分至主腦部,此時心臟不得不加壓將氣血上衝以便順利將養分送至腦部,久而久之心臟血壓自然偏高,筆者就曾碰過這樣的朋友,經用氣將其頸椎淤積的氣調消氣,並改善姿勢後,頸椎氣淤消失,血壓也降回正常範圍。

  此外情緒也是維持心臟穩定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人若時常因個性習慣而長期處於憤怒、悲傷、狂喜、驚嚇、恐懼等情境下,心臟也會產生不正常跳動,同時引起內分泌大量分泌,造成血中成份改變,日積月累,心臟怎能負荷之?一個人平時常保持心平氣和,呼吸調勻,氣息當然平穩,血壓也就正常,筆者曾在體驗時作過實驗,在做心電圖時將呼吸放緩,檢查結果心跳每分鐘僅跳40下,經醫師複檢認為,此乃長跑運動好手的心跳,不是心臟有問題的心跳,不必過慮,反而應感高興。

  肺藏分為左肺及右肺兩部分,位於橫隔膜上方,受肋骨保護,主管呼吸。

  就中醫而言:肺司呼吸.主開合,還管理體表皮膚和毛孔的開合,鼻子是它它的通氣門戶,又大腸與肺互為表裏;小腸吸收養分後,大腸再吸收水分傳至腎臟,如果時常便秘,大腸中的水分易受糞便影響,變成毒水,吸收至腎臟造成腎臟負擔,所以必須使我們人體排便順暢,才不會製造毒水。

  就筆者體認而言:肺藏器官最易受到傷害的是鼻子、氣管以及大腸的便秘。鼻子是空氣進出人體的門戶,有人因先天體質或環境因素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鼻子過敏,只要一變天,或天氣變冷,即流鼻涕不止、或鼻塞,非常難過,普遍中醫也沒效,其實有部分人是因氣淤鼻子上端,甚至內藏水氣,所以藥吃了又再發作,因氣淤及積水未排出是也,筆者有師姐也曾有鼻子過敏毛病,時間長達二十幾年,經調理鼻子,將鼻內積水排出,淤氣打通,約三個月才將鼻子過敏治好。如果呼吸髒污空氣也會造成肺部疾病,故應避免長期處於吸煙及空氣污染的環境中。氣喘病患者有因氣管、因病或先天環境影響,造成呼吸困難,故平時多放鬆心情,使氣管放鬆,以平緩之呼吸方式來吸入空氣,尤其在變天及天寒時更應如此,並注意頸部的保暖,對於此類患者筆者目前尚未遇到,故無法提供經驗。

  肺部呼吸及心臟呼吸在一般人未經訓練時即已經在做肺部呼吸,故在此不做講述,待皮膚呼吸時再一併論述,在此所教之法為小腸及大腸呼吸,以間接加強肺部及心臟之功能。

  靜坐大週天氣入丹田後,將意念觀注於大腸、小腸部位,吸氣時腸子膨脹,吐氣時腸子回復原狀,如此反覆多次,一段時日,感覺很自然後,改以觀想方式為之,再感覺順暢自然後,改此吸氣時腸部膨脹,吐氣時氣入腸部,以活化其機能,如此反復施為,就能完成腸道呼吸。

  腸道呼吸可使大、小腸放鬆、活化,使小腸吸收順利,大腸排便正常,身體也會變得較為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